部编版(2016)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PPT课件12
展开
《醉翁亭记》PPT课件12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永丰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 ... ...
一词多义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山水之乐 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欢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乐”;“快乐”
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繁茂
... ... ...
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动用法)“以……为乐”
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起别号
... ... ...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环滁皆山也。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状语后置
语言赏析
本文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请在文中找出这21个“也”字,并归纳其用法。
... ... ...
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现在多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也指转折点。
... ... ...
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相同: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两人都有被贬的政治遭遇却“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不同:《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 ... ...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比较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他们因倡导改革政纪而被贬降职后的发愤之作,都是为表述他们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尽管这两篇佳作在主题立意方面相近,但在结构技巧、表述方式、语言运用 等方面却迥然不同,可谓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结构技巧有别 这两篇佳作篇幅不长,400字左右,但却蕴含着如此深邃的思想,足见结构技巧之高超。《岳阳楼记》开头扼要的记事,中间生动的写景,最后精辟的说理,作者把这三者巧妙的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呆滞,条理清晰而又有波澜。且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的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意已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写的虽非要旨,也非闲笔,正儿八经道出的似正确,却又以否定。然而《醉翁亭记》却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近的写法。点出醉翁亭以后又从醉翁亭的得名引出山水之乐,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总之整篇文章以“乐”“醉”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呵成,形成了谨严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 ... ...
关键词:醉翁亭记教学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八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醉翁亭记PPT课件下载,.ppt格式